明代饮茶知多少

来源:    作者:中资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0-31     

茶是中国人的刚需饮品,无论是农人田间的粗放式解渴之饮,还是文人雅士书斋里的细味,都有各自的滋味。如果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那么明代的泡茶则是写实的自然主义。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明朝的茶史,对茶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从茶故事到学士茶,从独立茶寮到海上茶路,轻轻一片茶叶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明代茶史的那些事儿。

传奇佳话,从皇帝茶到学士茶

明代皇帝与文人的茶事充满传奇佳话,俯仰皆拾。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民间访察民情,看到老百姓在费力地制作进贡皇宫的龙凤团茶,挥汗如雨、十分辛苦,有的团茶制作出来后有瑕疵,只能用新的原料重新制作,既费时又浪费了不少好料。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大发恻隐之心,为了减轻百姓制作团茶的负担,公元1391年,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散叶茶,同时三禁止,禁止大盏,大壶喝茶,禁止使用茶饼,禁止喝抹茶。

明代的“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尤以吴中四杰为最。他们热爱组织茶会、编写茶书、积极参与茶事活动,而明代雅士们优游饮茶的情趣,又带动了茶空间的独立出现。他们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室为要,在书斋一侧建构幽静清雅的茶寮,茶寮中安静读书、品茗独坐、接友待客、长日清谈,也是小型雅集的聚会所。例如文徽明的名画《品茶图》就展示自己与友人在林中茶舍品茗的场景。陆树声在《茶寮记》中,提倡于小园之中,设立茶室,有茶灶、茶护,窗明几净,颇有远俗雅意,强调的是自然和谐美。

返璞归真,划时代的冲泡法兴起

明代茶道技法,一改前代的奢华富丽,开始趋于自然简约,走上返璞归真之路。改贡散叶茶后,民间蔚然成风,将煎煮法改为随冲泡随饮用的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上的一次革新,从此改变了我国千古相沿成习的饮茶法,这种冲泡法对当时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如改进蒸青技术、产生炒青技术等,以及对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茶类的兴起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用小壶冲泡散茶,用酒杯喝茶,这就是中国功夫茶的开始。

明代的名茶也有许多趣闻。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黄山春游,借宿寺院。长老泡茶时,只见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后,袅袅热气升入空间凝成一朵白莲花,满室清香,引为奇观。“白毫显露眼已馋,以后三巡齿留香。夜半惊醒闲茶客,丝丝余馨入梦香。”故事里的仙茶即为黄山毛峰。

浪漫情怀,让世界了解中国好茶

明代茶道文化的品质随着茶人审美追求的提升而愈发精致高雅,更甚于前代。无论是皇帝、学士、饮茶人、制茶人,均是为了让国人饮上一杯真正的好茶。

也是在这一时期,茶叶首次传入西方。明三宝太监郑和于公元1405-1433年曾奉使七次远涉重洋,到达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等地,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每次都带有茶叶。这些国家正是中国从海上通往地中海和欧洲各国的中介地,中国茶经过这些国家传向西方,形成了一条海上的“茶叶之路”,将茶文化影响遍及欧美。

今天,这条“海上茶路”仍在延续。来自德国的Temial知淳尊重茶叶原叶,追求本真茶。研发团队一年半的寻茶之旅,四五百种茶样筛选出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优质中国茶,只为了将“Temial”即“tea + mondial (世界性的)”两个元素结合起来,把全世界的好茶带到消费者身边。这与明代人爱茶、喝茶、推广茶的精神不谋而合。

兼顾传统茶道精神之外,Temial知淳还有现代科技色彩。以现代科技还原传统冲泡工艺,智能茶艺机科学控制水温、水量、时长等冲泡要素,使每一次冲泡自在掌握。扫描知淳黄山毛峰茶包上的二维码,泡得一杯刚刚好的黄山毛峰茶:香味清幽、口感醇和、喉底甘润、爽口去腻。

“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一杯好茶,一口醇香,一颗匠心,一个关于茶的梦想。Temial知淳,让世界了解中国好茶。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中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