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高军:埋倭山

来源:    作者:咸高军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6-15     

“日子总会亮堂,麦子终又再黄。”正是麦收季节,我踏着韩磊的歌声,来到我的“白鹿原”——埋倭山,寻寻觅觅,在空气中感受历史的气息。

其实,淮安是江淮平原的一部分。没有山,只有水。 自我出生时起,就没见过家乡“埋倭山”的“山”在哪儿。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我的家乡没有山,没有仙,却一直以“埋倭山”出名,这不得不说起“倚马成文,上马杀贼;国子师表,天子门生。”的抗倭状元沈坤和他抗倭的历史。

同治《山阳县志》卷二十一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初),“倭数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时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赀募乡兵千余屯城外。倭纵火焚烧,官兵且却。坤率兵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江南通志》在这条记载后还说:乡兵乘胜追击,“城上望之,呼曰‘状元兵!’未几,倭以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掠尤惨。坤极力会战。”两段记载说的是嘉靖38年4月,倭寇由吴淞流窜南通狼山,北犯山阳马逻(今苏嘴镇境内),直至郡城东之樱桃园(在今城东街道办境内),惨杀军民无数。内有一酋。身长九尺,头大如瓮,手挥双刀,骁勇异常,官兵大河卫萧指挥,苏千户与之作战,皆败死阵前。后来沈坤和他的状元兵增援上来,终于打退倭寇。在抗倭战斗中,沈坤提出一个建议,倭寇由东面来犯,必从姚家荡(今顺河乡境内)经过,在那里打一个伏击战,定能一举全歼倭寇。时淮安巡抚李遂很赞成这个意见,立即与沈坤研究作战计划,分兵悄悄地埋仗于姚家荡的各个隘口,形成一个很大的口袋阵。4月19日,倭寇果进入姚家荡伏击圈,从寅时战到申、酉时,斩杀倭寇478人。倭寇退到姚庄,又杀贼270余人。倭寇又逃往陈庄,复追赶斩杀74人,余倭退守庙湾而去。海道副使刘景韶督兵追击,水陆兵400环攻庙湾,通政使唐顺之参加督战。李遂又留下胡宗宪召募的山东兵2500人参战,几方面的人马合围作战,终于在5月24日夜全歼余倭,北方倭寇从此平定下来。抗倭胜利以后,沈坤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弄到一起,挖了一个深坑进行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也有人称之为“埋倭墩”,因形似小山,亦称“埋倭山”,遗址就在今天的顺河镇丁姚村五组。后来因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一部分被切到渠南复兴乡,至今复兴镇灯郎村三组还叫埋倭组。

站在苏北灌溉总渠的省道上,我极目远眺,北望渠北丁姚村,南望渠南埋倭组。这片本连在一起的土地上曾发生的抗倭画面一次次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形似小山的高墩不在了,纪念沈坤的“报恩祠”也不在了,但沈坤的英名永远在,他的抗倭精神永远在。你瞧,初夏季节,家乡田野里那两种主色调:要么是绿意盎然,要么是金黄一片。这和嘉靖38年初夏的景色何其相似。其时,抗倭胜利后的沈坤站在这片土地上,一定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一边分享着农田里丰收的喜悦。当然,他想不到,458年后,有一位后生在他战斗过的土地上,在触摸他的历史气息。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中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