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波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总恨流年行无迹,岁月了无痕。可是,宝岛之行的那段美好时光,却时常出现在回忆中,让我在生活的行进中慢下脚步细细品味与深思。
仰望中秋月满时
说来也巧,没想到我们赴台湾业务交流参访团出发时间竟然安排在中秋节前一天。这让家人心里头觉得满满的酸涩。离别并未增加我的伤感,我很洒脱地告诉他们,我要与台湾同胞共中秋。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长安玩月诗序》则诠释中秋的由来:“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从此,华夏有中秋,中秋成佳节,佳节共团圆。
翌日,在细雨中我们经过台北闻名遐迩的101经贸大楼,在楼下广场一侧,恰巧目睹了一群老兵以及爱国同心会成员正风雨无阻举着五星红旗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此情此景激荡起每一个炎黄子孙内心的无限豪情!歌声高亢而嘹亮,遒劲而激越,承载着他们对祖国的祝福、对亲人的思念和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希望。他们正以实际的行动践行自己的爱国主张。
只要有展望明天的信念,有拥抱未来的胸怀,定会“团圆”可期、“圆满”可待。一个“圆”字,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内涵隽永,意味悠长,像一个心灵的容器,盛满了对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此时,我不禁想起几十年前两岸实现小三通之际,一批批老兵回乡探亲的揪心时刻。一些老兵渴望重逢,然而,回到阔别的故乡,斗转星移带来物是人非,有的抱着熟悉而陌生的亲人久哭不止,诉说着日思夜想的衷肠;有的在长者的坟前仰天长叹无法释怀……
在与一位老者相遇中得知,他的祖籍山东济南,曾经随国民党败退台湾。年轻时因对家乡魂牵梦绕苦苦的煎熬让他身体每况愈下,他常常隔海眺望祖国大陆,一想到重归故里遥遥无期不禁潸然流泪,恨不能独自渡江而回。上世纪80年代末,因有官职在身,只得委派儿子代为回乡探亲。现年尽管年老体衰,但希望祖国统一的心从未湮灭。老人感慨良多:“过去探亲,总是给亲朋带去戒指和长筒丝袜,如今,大陆的同胞都跃跃欲试跨过海峡到台湾买房置地,国强民富处处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刻。”
天上一轮月,故乡如影随。那一夜,我站在台湾地区回望对岸的祖国,心潮激荡,游子的脚步在异乡徘徊。对“天涯遥望唯梦回”、“他年此日应惆怅”和“此夕羁人独向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甚至全世界都享受到了这种红利和实惠。难道不是吗?与那些所谓的协防国家,还有曾经统治过台湾的国家以及少数台湾人想方设法卑躬屈膝献媚的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被抛弃、被凌辱的历史总是那么无情和悲愤。人间沧海桑田,流年急转,历史的车轮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人心所向是执政的根基,任何清泉都无法容忍浊流暗动。那些情有所依、心有所归、向往统一的游子,漫长的等待肯定会有历史的回响!
佳节逢盛世,清风伴明月,让我们一起接受月光的邀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感念故人、家庭,心怀故乡、祖国,阔步新时代,共圆中国梦。
岛内未闻汽笛声
台湾,偏安一隅,天为华盖,岛为城基,水为裙裾。晨曦夕霞,水天一色,白鹭鸣飞,舟船归港,大有“渔舟唱晚”的美妙美色。
穿行于整个宝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她的美无所不在,不仅仅因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独特才造就这样的美,更是源于台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处处散发着幽兰一样的清气。
在6夜7天的参访中,我们北上台北、台中,南下高雄,所有人惊讶地发现从来没有听到一声汽笛声,即便你车辆拐弯不到位、甚至熄火,后面的车辆也会静静地等待,没有像催命鬼一样的催促,制造噪音旋涡,给人不安与烦躁。就连满街跑的摩托车也是各行其道,不按喇叭,时时处处彰显和谐乐章,让人们感到“慢活”的温馨和宁静。
难道是汽车不够多?非也。
台湾省公路总局2017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末,岛内机动车保有量为2151万辆,同比增加0.5%。其中,汽车保有量为783万辆,摩托车保有量为1368万辆,且每年呈增长趋势。可以说,汽车、摩托车成了所有台湾人的另一条腿。
受地域空间的制约和影响,台湾的街道、公路狭窄得令人窒息,即便是高速公路也只是双向4车道,但是行车秩序井然,几乎没人加堵插队,并且习惯靠右行使,把左侧的快车道腾让出来让需要急速的人通行。
见我在一旁深思考掘,导游黄启哲给出了答案。三十多年前台湾经济跻身亚洲四小龙,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鸟枪换炮似的丢掉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成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那段时期,只要一坐上驾驶室,每个人习惯首先要按三四声喇叭,其目的是吸引别人羡慕的目光,然而背后却遭来的却是一片责骂。细想,炫富造成了邻居心理失衡,噪音让人心烦意乱,甚至惊慌失措出现事故,社会的价值导向出现失衡容易导致社会文明发展的畸形。他的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
时间成了淘汰不合时宜的过滤器。在社会文明进程中,台湾人意识到经济再蓬勃发展,如果文明素质仍停滞不前,不仅整个生存环境质量不高,幸福指数降低,而且直接有损台湾整体形象。
“沙不积无以成高塔,水不积无以成江河”,“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一些看似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折射出文明的光辉!台湾民众深入骨髓和浸入灵魂的文明基因值得点赞!
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有时我们与文明只差一小步,“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讲文明”,文明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种自始至终的自觉。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唯有自律与他律形成有效的对接,时刻守好“看不见”的文明,管住自己的行为,生活就会处处开满文明之花。
有一种美叫人人自觉
只要去过台湾的人无不被岛内无比干净整洁的环境所折服。目光所及之处没见地面上、草坪里出现一枚烟蒂、一片纸屑、一只果皮。
上世纪60年代起,台湾经济起步,逐渐从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向重工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加剧了垃圾问题的产生。居民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到处堆放,形成一座座“垃圾山”,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逐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市容市貌,令人十分头疼。
由此,台湾地区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对废弃物的回收、清运、处理作了详细规定,为生活环境铺设了美化的通道。
伫立街头,笔者发现每天分别在晚上17:15和19:00有垃圾车直接来收运垃圾,附近的居民纷纷拎着专用垃圾袋,走到停车收运点,三辆垃圾车伴着音乐声,接踵而至,厨余垃圾车分为熟厨余垃圾车和生厨余垃圾车,还有一般垃圾运输车,投放和收集过程仅仅花了3分钟时间。
一位居民对前后卫生条件的改善赞叹不已,他感慨不已,以前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而现在,“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开鲜花,溪沟清澈见底有鱼虾。”在推动垃圾不落地的政策时,岛内某些地方也遭遇到了巨大阻力,领导人甚至遭到威胁。当社区和城市因此变得干净时,市民不仅开始自觉遵守相关的法令,并主动作为。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美丽,已经成了全岛人民的广泛共识并自觉落实到行动。
在任何一个小区,几乎见不到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居民必须在家里对垃圾进行粗略分类,将其分为一般垃圾、厨余垃圾和资源垃圾三类,除一般垃圾必须放入计费的垃圾袋,其它厨余垃圾和资源垃圾免收处理费,然后定时、定点地把垃圾送到环保部门派来的垃圾车上。不仅如此,投放垃圾时会有专人抽样检查,一旦发现没有按规定分类,将被处理一定数额罚款。此项举措不仅让垃圾利用率大幅提高,而且也促使垃圾产生数量的锐减。
一沙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漫步于光洁的沙滩,海水拍打中我们放飞心情采珠拾贝……
大陆地源辽阔,人口众多,要想营造优质、文明、卫生的生态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正在推进的垃圾分类已经向节约资源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坚信,只要人人高度自觉,努力让自己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用心维护自身的形象,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们生存的家园就会无比温馨,那时人民就能真正拥有了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