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21点,一直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兰西县中医院儿科护士长刘晓红,突发脑出血住进医院,如今正与病魔进行着顽强抗争。
暖心“大白”
在人们的印象中,刘晓红似乎是一个永远都在忙碌中的“大白”,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她温柔的声音、耐心的解释、高超的护理技术,舒缓了无数患儿的病痛,赢得了众多家属的夸赞。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标准,是刘晓红在工作中始终坚守的原则。县中医院总护士长朱丽艳评价她:“不但有一颗爱心,更有一双勤劳的手。”患者家属孙丽梅说:“每次带来看病,总能看到刘护士长的笑脸,我们都说她有一颗菩萨心肠。有她在,我们的这心里都敞亮多了。”
在儿科做护理工作,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更是尤为重要。作为儿科护士长的刘晓红要求全科护士要勤学苦练,总结摸索,最终达到熟能生巧。她的口头禅是:只要下苦工,“一针见血”,不是事儿!她在工作中创造性的总结出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为内容的“三基三严”,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县中医院院长赵士兴说:“刘晓红有一颗热爱护理事业的心,有坚定的敬业、献身精神,她坚信自己从事的是最崇高的事业!”
刘晓红既是一名白衣天使,也是一名坚强战士。
逆行勇士
刘晓红既是一名白衣天使,也是一名坚强战士。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区爆发。本打算与爱人一起好好过个春节的刘晓红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毅然放弃春节假期,先后进入紧急感染科和中心隔离点工作。她的爱人说:“我整个春节都没看到她的人。”
中心隔离点里住了近百名密接人员,刚入住时他们不适应隔离生活,刘晓红每天都得扯着嗓音向他们讲解隔离知识,答复他们的各种疑问和生活需求,没几天嗓子就哑了。正是因为她的讲解与安抚,病人们慢慢有了平和的心态。
在那个特殊时期,保洁人员和护工都不好找,刘晓红就与其他几名护士承担了整个楼层的垃圾清运工作。每次做完清洁,大家的衣服都是从里湿到外。刘晓红说:“这些垃圾处理不好,容易形成污染源。就算找到工人,我们也要跟着她们工作,指导他们做好防护,毕竟我们也要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此后的3年,刘晓红在疫情袭来时一次次逆行而上,冲锋一线。
她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核酸检测点,出现在隔离点,出现在病房,出现在支援北林、望奎抗疫人员的队伍中。刘晓红和她的团队义无返顾的舍弃了一次次和家人的团聚,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但充满危机的战斗中。酷爱散文诗的刘晓红,曾经写下这样的文字:在抗疫战斗的第一线,我们这群人表现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是品德的高尚,是信仰,是精神力量。我被自己时时感动着,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是医务工作者,南丁格尔的传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幸逆行!
天使折翼
全心照护别人的刘晓红,单单忘记了关心自己。今年10月份的一天,正在县中医院儿科病房查房的刘晓红,突然感觉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医生当时判断可能与脑血管病有关,建议她去哈市大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但是,当时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待岗,随时准备扑灭来势汹汹的疫情,刘晓红根本无暇自己的病情,只是服用了一些活血化瘀、营养血管的药物,便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11月10日,劳累一天的刘晓红放心不下几个危重患儿,独自在医院查看完患儿情况,做完护理记录后,才在当晚21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就在钥匙插入锁孔的那一刻,意外发生了,刘晓红突然瘫软在地上,脸色苍白还泛着紫红。紧急送到医院后,刘晓红被确诊为大面积脑出血。经过及时抢救,刘晓红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身体仍然极度虚弱,病情存在着较大的反复风险。
据了解,刘晓红的家境非常普通,孩子在国外以半工半读形式攻读学位,爱人的收入也很不稳定。赵士兴院长表示:“医院需要刘晓红,患者更需要刘晓红,我们绝不让任何一名抗疫战士掉队,将全力组织医疗团队,对她进行后期治疗,力争不留下后遗症,早日重返医疗岗位。”他同时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为刘晓红提供尽可能的援助,让这样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能够走出病痛,重新回到她热爱的岗位上。
编后:
面对疫情,刘晓红无私奉献、无畏向前,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今天,我们的白衣天使刘晓红躺在了病床上,一边是危及生命的病痛折磨,一边是求学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英雄有难,理应善待。兰西有爱,行动起来!在此我们倡议,请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满怀友爱之心、互助之情,传递一份生命的热度,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刘晓红就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有您的爱心之举,就能帮助她树立信心和勇气,战胜病魔渡过难关!(赵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