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网讯(张宁玲 徐雯)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发挥广大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近期,扬州市妇联在全市开展了“好地方 好家风”优秀家风故事征集活动。
由仪征市新集镇报送的《鲜红的国旗在一个书香农民家庭小院飘扬30年》一文,被评选为一等奖作品。该文章作者为新集镇联盟村妇联主席李巨云,这也是获奖作品中唯一的一等奖。
以下是该作品全文,以飨读者:
鲜红的国旗
在一个书香农民家庭小院飘扬30年
一方简易旗台、一根七米高的旗杆、一面迎风飘扬的鲜红国旗……1996年1月以来,仪征市新集镇联盟村52岁退伍老兵姜士明,在自家的菜地里,带着全家已经完成了10000多次升旗仪式。
退伍返乡后,姜士明念念不忘军营生活和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家中升国旗的想法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每天清晨,他都带领家人和邻居一起升国旗,用这种庄严的仪式表达着一位共产党员的爱党爱国情怀。军人风骨浸透家风,守护国旗三十载。姜士明家庭是党员之家,一家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宣传党的历史,组织乡村活动,讲解红色故事,带动一大批人投入爱国、爱党、爱红色文化的行列。
2018年底,他自费创办民兵书屋。别看书屋面积不大,姜士明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屋内所有的摆设,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别有一番意义。每当党员群众去他家参观,他都会担任“民兵书屋”的义务讲解员,热心地为人们讲述每件物品背后的故事。他还经常召集村前屋后的乡亲们共同学习党史、党的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为基层群众提供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平台。
截至目前,民兵书屋举办各类活动479场次,姜士明宣讲红色故事、微党课已有137场次,来参加升旗仪式、参观民兵书屋的群众已达到19400余人次。去年,姜士明又自费新建了个“初心园”,继民兵书屋、升旗各类活动之后,又为当地新增加了文化科技国防教育和党建活动的新阵地,为此,老兵的家庭先后投资15万余元,用行动践行着一位退伍军人的初心使命——换个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
因为姜士明的坚持,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位小院“升旗手”,周边群众、党员、退役军人、大中小学生、退休职工干部,甚至还有外地人千里迢迢赶来参与仪式,升旗队伍日渐壮大。从姜士明的身上,乡亲们感受到了炽热的家国情怀,也将爱国奉献的种子植入了心灵深处。
姜士明说,自家的家风传承之“根”在自己的父母。在姜士明的记忆里,父母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有时候是村里开展活动,他们跑前跑后、尽力帮忙。有时候是本组村民家庭起了矛盾,他们东家劝、李家说。有时候是照顾周边困难、重病和年老村民,即使自家不太富裕,他们也尽力帮助。在父母的影响下,姜士明始终热衷公益事业,自购物资关心慰问周边弱势群体,走访慰问重病困难党员和老兵家庭、抗美援朝老兵、革命烈士家属和现役军人家庭,每年送新兵迎老兵,提前备好纪念品……他把乡亲们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来办。谁家的锁头坏了、水舀破了,只要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
无私奉献背后,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不记得多少次,妻子徐正惠拖着刚上完夜班的疲惫身体,帮助姜士明,与他一起为第二天的书屋活动打扫卫生、准备所需材料;不记得多少次,姜士明外出做工或参加社会活动,是父母帮忙照料,维护书屋运行,处理村民借阅事宜。姜士明的小孙子今年刚6岁,当他还在襁褓中时,姜士明就抱着他听国歌升国旗。如今,小孙子每次升旗都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主动要求做旗手,陪老兵爷爷升旗。“升国旗这件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等我有一天升不动国旗了,我的女儿和孙子会继续将这件事情做下去!”姜士明坚定地说。
每每经过民兵书屋,看着农家小院里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心中感慨良多。自2017年入党至今,我已有7年党龄。在姜士明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正直无私、热心为民”的品格,它是照亮乡村振兴的一束持久而温暖的光,而我,将永远守护着它、铭记着它,永不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