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妻去看岳母,还未到楼上,就瞧见门已经打开,岳母正笑盈盈地站在门口等我们进门。这样的情况可不是一次两次。只要岳母在家,几乎次次是这样。
我很好奇。难不成岳母有心灵感应,知道我们要来。我问妻,你事先打过电话?妻摇摇头说没有。后来,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我无意地说起这件事。和我住在一个小区的三姨子说,她每次去也是这样。平常住在市区,周末回来的大舅哥叙述的更为具体。他的车子只要进了小区,老母亲就知道了。
岳母已经90岁了。虽然她耳聪目明,但绝不至于有千里眼,有顺风耳吧。我忍不住问岳母,您老人家居住在三楼,怎么知道我们来看你的。岳母淡然地说,我不是站在窗口望着你们上来的嘛。
啊?原来岳母一直站在窗口。站在窗口的岳母这么多年来每次都是这样在楼上目送我们归来,又是这样目送我们离开。我们不知道,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的背后始终有一双老母亲的眼睛,不知道天地间,有这样的爱,如高古之琴,不动弦,不出音,却令草木低眉,万物莞尔。
我很愧然。这些年来,忙于工作,忙于生计。我们为老人家做的太少。即使不是这样,也总有一些借口,忽略了对老人的关心。我们的目光常常关注子女甚于关注长者。子女都是心里的宝,父母常常成为一棵草。老听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而亲在时,我们在哪里?
想到这里,我对妻说,今后,我们多陪陪老人家吧!帮她洗洗衣服,陪她吃吃饭,或者单纯地与她聊聊天也行。就像小时候,父母对我们那样。说这话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岳母,她站在窗口,在看我们远去和归来。
有岳母站在窗口,我们归来时,内心暖暖的;远去时,脚步踏实。我知道,人生路上,有位银发老人在看我。目光中充满鼓励与温情。感受到这目光,我做事就会三思而行,就会想到肩头的责任,就会一定将事情干好。因为不管我在哪,都会觉得岳母在看我呢。
作者简介:咸高军,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区作协秘书长,淮安区特邀文史委员。先后出版了《杏坛放歌》《崛起》《我们的课堂在长征路上》等散文集、诗歌集、报告文学集、教育专著20余本,在《散文选刊》《人民作家》《扬子晚报》《淮海晚报》等近50多个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曾获得“袁鹰文学奖”等各类主题征文十余次。近年来,创作的《春天,我到桃花垠看你》《我曾走过的中国》《雨点洒在青青的麦穗上》《这个春节,我们以战斗的姿态成长》等多篇诗作被省内外举办的朗诵会诵读,深受读者、听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