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父子成兄弟

来源:    作者:卢思齐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5-14     

■ 卢思齐

汪曾祺先生所谓“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一直深以为然。

小时候,犯了什么错,老爸会用一副“出什么事情爸扛着!”的神情问我,“你说这事要不要告诉你妈呢?”,亲切的问句加上大义凛然的神情,让年幼时的我肤浅地认识了“父子统一战线”,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原来在“告不告诉老妈”这个问题上,不取决于老爸说不说,而在于老妈问不问。

上小学时,老爸教我读《三国演义》,这是让他自己小时候无数次蹲坑蹲到腿麻的书,可惜那个时候的我只知道游戏和漫画,他就耐着性子每天晚上讲一回给我听。

后来他开始带着我看足球,他喜欢阿根廷和马拉多纳,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对父子都应该支持一对宿敌,我因为06年世界杯拉姆的进球喜欢上了德国,我还记得14年德国踏着阿根廷夺冠时,跟老爸视频略带挑衅地问了问他感受如何,他无奈的撇了撇嘴。

在我的印象里,老爸是个称得上急性子的人,但至少在陪我玩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极好的耐心。而且不知道他是否意识到,在教育我这件事情上,大多数时候是以“引导”为主,而不是“命令”。

我至今还记得,上大三的时候,我苦于出国绩点和雅思成绩的压力,对老爸老妈的絮叨变得敏感了一些,发了一条看似吐槽,实则发泄的朋友圈。后来第二天,收到了老爸编辑的一条短信,其中一句话是“我曾经很排斥卢爹以前对我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说教,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在自己儿子眼中成为这样一个角色。”看完了那条短信,我忽然发现了老爸的另一面,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承认自己的错误已是殊为不易,如果在“人”前面再冠上“父亲”二字,更是难能可贵。

今年清明节回三堡乡圆坟扫墓,依旧是循例将车停在乡政府旁的空地上,一家人穿过一条双车道的马路,路的一头是钢筋水泥浇筑的建筑,另一头则是大片的稻田。稻田的一侧蔓延着一条乡野小路,穿过了这条路,就算是进入了三堡。老爸一个人在前面走着,说了一句,“老家这么多年来变化不小啊。”

在三堡,遇到的两三个老乡,都会先打量老爸几眼,然后说一句,“哟,小华子回来啦?”在他们眼里,兴许老爸还是那个十几岁时独自背个书包去城里上学的模样。

后来扫完墓,奶奶拉着我站在他们的旧宅子前,又聊起了老爸的往事:你爸以前会带同学回家打乒乓球,败下阵来便会让卢爹出马;你爸从小便是煮饭的一把好手,放多少米多少水都极为讲究,我连忙附和道,老爸现在煮的锅巴饭吃过的人也都是赞不绝口,只是心里悄悄嘀咕一句,炒菜的本事倒是没什么长进;你爸自从十多岁去城里上学之后,一路全得靠他自己,一转眼也几十年过来了…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一个人对别人的印象,总是定格在对方离开自己生活中心的那一刻。在三堡老乡的眼中,老爸是那个背着书包去读书的学生,在卢爹卢奶眼中,老爸是那个独立,吃了苦总是往肚子里咽的儿子。那么在我眼里呢?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和老妈的形象还未在我心里定格。只是最近我察觉老爸对自己在家中的定位产生了错位的认知,开始要求我对他和老妈的平等对待。

前一阵子老妈过生日,晚上家庭聚餐时,老爸两杯酒下肚,略显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目前为止,儿子已经给李静同志写了三篇文章,而我只有区区两篇,可见我们家谁是当家的。”做为儿子的我又怎能不听弦音知雅意。时至三月廿七,文章准时奉上。

其实提笔之前我也曾有些许纠结,按照老爸的算法,我写完这篇文章后,为他与老妈一人写了三篇,岂不是默认将他拔高至与老妈同样的高度与地位?不曾想当初吃饭时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玩笑,老卢居然还藏着在家庭内部抢班夺权的狼子野心,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不知他这次投石问路的行为,究竟是打响了日后家庭地位平权的第一枪,还是为自己曾经响彻单位的“卢十块”的称号在未来又继续传播至南京埋下了伏笔,我们以后再叙。

当然,在我个人看来,老爸最好还是早日摆正位置,毕竟在如今这个社会,如果在家里只有十块钱的权利,怕是连锅巴饭都煮不起咯。

三月廿七,老爸生日快乐!

编辑 彭稞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中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