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士奎(前中)
天泉湖镇的陡山,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也没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盛景。陡山,就是那么普普通通。她连着大别山的余脉,连绵不断,有如黛山碧海,一直延伸至遥远的天际。陡山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期,我随盱眙县作家协会,饱览陡山胜景,觉得上述诗句倒是陡山村的真实写照。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启发,在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转变传统思维,从“泥水路”走向致富路,把“金山银山”装到老百姓口袋里,用旅游资源来发展山村经济。
陡山村一角
新时代中国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环境在改变,农村也在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前进。而今,陡山村的生活变得富裕了,四通八达的柏油路,鳞次栉比的新高楼,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图。新一代的农民也有了新的观念,他们在接受新的知识教育和新的思想教育,无知和愚昧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逐渐褪去。
陡山村位于盱眙县天泉湖镇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陡山村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红色党建,绿色富民”为导向,依托红色资源底蕴,建有淮南新四军后勤基地、考城遗址、古城书院、赵朱木兰文化中心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走进青山绿水的陡山村,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切都慢慢地在我的心中和身边改变了。
这里的人们利用紧邻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优势,打造文体旅游、中草药种植、农产品展示等三大特色产业功能区,目前已建成铁山寺滑雪场、百草园、风藤种植基地、猕猴桃采摘、铁山黄桃、小石头碧根果等11个产业富民项目,新建桃李天泉农民集中居住区、党群服务中心、农旅服务中心和陡山精品民宿等一批项目,并获省十佳“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省“水美乡村”、省“首批农家乐集聚村示范村”、省“三星级旅游村”等美誉。
陡山的美丽不仅在于他容纳飞禽走兽,怪石嶙峋,苍松翠柏,还在于他的四季更妆,花开叶落,山的美在春季被众人赞美。他孕育了新生,让绿色的光泽映亮人间,于是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更有“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茂盛,让人有“绿色是新生的开始”之叹服。山的美在夏季也没被人遗忘。他百花争艳,万紫千红,香远益清,幽芳传谷。漫步在陡山石马场,深吸一口空气,悠然的芬芳扑鼻而来,有泥土的芬芳,有嫩草的清新,有鲜花的甜味儿……我仿佛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享受着阳光的恩赐。乡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葡萄、碧更果也不例外,她们在初冬季节为自己赶制了一套绿色的春装,显得分外美丽。
眼前的陡山,一条条进山的大道修通了,固然有不少山里人涌向了城里,然而,也有些人义无反顾地走进陡山里……
李叶红(左一)在讲解
当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背着干粮、怀揣梦想独自走进陡山村石马场,开始不分昼夜地开垦荒地。一切都在改变着,唯一不变的是大山里的淳朴和寂静,它依旧能净化人的心灵。陡山见证着李叶红的挫折、失去和成功,更见证着她一路的成长和改变。她不知道为什么要经历这些,但她明白成长之痛必定是铭心刻骨的,我们无法拒绝,只能正视。
站在眼前的李叶红,深谙春天只要种下希望的种子,用辛勤的汗水区浇灌,才会收获累累硕果。站在风中,李叶红带着梦想信心满满,坚信前方一定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陡山,让我魂牵梦萦,我要把心中的“清明上河图”带回家,珍藏在家里最重要、最神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