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马坝镇:公共空间治理助力“一村一品”

来源:中国资讯网    作者:李长春 周超澜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9-21     

市委史书记指出:公共空间治理整理出来的土地,要把他利用好,做合适的项目。盱眙县马坝镇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导向,指导各村(社区 )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项目,推动“乡村空间治理+乡村产业提质”实现最大化效益。

马坝镇朱楼村濒临洪泽湖入江水道,水源条件便利,村集体对空间治理整理出的来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虾稻共生产业项目。当年做G25长深高速公路时,在朱楼村境内留下了近80亩的取土坑,多年来一直被少数人侵占。今年年初,朱楼村收回被侵占的取土坑,迅速组织机械对取土坑及周边零散地块进行整理,“散田变整田”,整成了“四方四正”的98亩虾稻共生田块。整治后的地块经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对外公开发包,年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11.56万元。朱楼村还通过“小田变大田”,扩展虾稻共生种养殖面积近千亩。

图片1.jpg

蔡庄村围绕马坝镇大力推动西瓜产业的发展导向,将空间治理收回的6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西瓜、大豆等经济作物,现已建成面积1200亩集中连片的西瓜种植示范基地。蔡庄种植基地成为全镇三大种植区域之一,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40万元,解决了100多名当地60岁、70岁老年人的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2500-3000元。

图片2.jpg

腊塘社区将公共空间治理收回的土地,打造成千亩连片的优质稻米种植基地。6月份,腊塘社区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治理契机,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成功将近500亩原计划办小学、物流园的地块从被侵占的群众手中收回。同时,整合周边原有3个小组的村庄复垦土地,形成1000多亩优质稻米连片种植区。社区干部还主动与辖区内的苗香米业公司对接、与种植大户合作,推行订单式种植,探索“企业+种植大户+社区服务”的新合作模式,增强社区优质稻米种植产业链条,实现“三方共赢”。

马坝镇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一村一品”项目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马坝镇已有多个村利用公共空间治理收回的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项目,探索村企合作、特色种养等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了群众致富。(李长春 周超澜)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