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司法局马坝司法所创新开展"阳光护航"行动,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实施"四心工程"、建立"四项机制",有效破解了社矫对象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难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构建"三位一体",织密回归社会"安全网"
建立"司法所+社区+家庭"联动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司法所负责统筹协调、业务指导;社区负责日常照管、信息反馈;家庭负责亲情关怀、情感支持。2024年以来全镇共建立"三位一体"教育帮扶小组27个,开展联合走访400余次,有效排查到社矫对象矛盾、风险隐患10余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组建"阳光护航"志愿服务队,为社矫对象提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2024年以来共开展个案服务12人次,小组活动5场次,服务满意率达100%。
二、实施"四心工程",架起回归社会"连心桥"
开展"暖心帮扶"工程,建立困难社矫对象帮扶机制,提供临时救助、节日物资发放等帮扶措施。2024年以来共帮扶困难社矫对象10余人次。开展"安心就业"工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社矫对象实现就业。2024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人次,帮助2名社矫对象实现就业。开展"舒心生活"工程,组织社矫对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增强社会归属感。2024年以来共组织社区公益活动130场次。开展"放心回归"工程,对表现良好、符合条件的社矫对象,及时解除社区矫正,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2024年共解除社区矫正35人,回归社会后无一重新犯罪。
三、建立"四项机制",筑牢回归社会"防火墙"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社矫对象进行定期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社矫对象进行实时定位、轨迹查询、异常预警等动态监管。2024年,共发现并处置异常情况4起,按情节轻重给予训诫、警告等处罚措施,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及时处置社矫对象突发情况。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常佳新)